我国上一次仔细推广国企(SOE)改革是在近20年前,那时,在“抓大放小”的标语下,每年有数百家国企被私有化或清盘。但在2003年胡锦涛出任最高领导人以后,我国政府变得不太情愿让国企“差生”关闭,而是依靠新建立的国有财物监督管理委员会(SASAC,简称国资委),向那些未被抛弃的国企写入更强的市场认识。但是,国资委仅仅起到了维护它们存在的效果——经过让获益于要害职业独占地位、盈余才能较好的国企来补助亏本国企。面临压力,海关数据北京方面如今提出了一项经过混合所有制提升国企成绩的新战略,但这将无法解决问题。 全球金融危机之前,民企与国企的财物回报率都在稳步上升,两者之间的盈余才能距离不如后来那么大。但自2008年以来,民企的财物回报率已大幅升至11%,而国企财物回报率有所降低,近年徜徉于5%上下(见图1)。政策制定者和专家把这一距离的扩展视为国企成绩欠佳的依据。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民企和国企的利润率——另一项经常用以衡量盈余才能的目标——这些年有所挨近。全球金融危机之前,国企的盈余才能实际上强于民企 |